日期: 2025-11-04 浏览量:0 来源:阜新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李玉龙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市财政局始终坚持将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任务之一。聚焦“稳面积、提单产、强地力、优生态”目标,持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全力筑牢粮食安全的“耕地基石”。
一、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强化资金保障基础。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紧盯中央、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动态,2025年争取到位中央专项补助同比增长32%,资金量全省排名第二。在地方预算编制中,克服收支压力,优先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配套资金,严格落实支出责任,确保亩均财政投入水平稳步提升,满足工程建设和管理维护的实际需求。
二、优化政策设计与资金分配,精准提升投入效能。在资金分配上,重点向粮食主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域倾斜,确保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突出支持重点环节。保障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节水灌溉、数字农田、地力培育、生态保护等先进技术和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防灾减灾能力,支持退化耕地治理和有机肥增施,持续提升耕地内在质量。
三、健全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在项目立项和预算编制阶段,即设定清晰、可量化、可考核的绩效目标,将新增耕地面积、粮食产能提升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农民满意度等作为核心指标,实现“花钱必问效”。
项目竣工后,及时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全面评估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
四、加强资金监管与风险防控。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等制度,利用财政一体化平台等技术手段,对资金流向实行全过程跟踪。
下一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财政局将继续锚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持续完善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研究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与财政能力相匹配的长期投入政策,探索更加有效的金融支持工具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推动绩效管理向项目前期规划和后期管护延伸,建立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链条。加强部门联动与信息共享,与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提升,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贡献坚实的财政力量。
主办单位:阜新市财政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51-2号 邮编:123000 Email:fxsczjbgs@126.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87号
辽ICP备2021000737 网站标识码:2109000041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 2825069 网站举报邮箱:fxsczjbgs@126.com